CD.65天_30天
Created on: September 14, 2025
Created on: September 14, 2025
“最新期刊指标 & 审稿速度(官方披露)
DMS:** JIF 2024 = 3.9**;中位首编决定 3 天,投稿→接收中位 86 天。(BioMed Central)
CD:** JIF 2024 = 10.6**;中位首编决定 1 天,投稿→接收中位 65 天。(BioMed Central)”这是什么意思?
你看到的这段话是在描述两个学术期刊(DMS 和 CD)的 最新官方披露期刊指标,包括影响因子和审稿速度。逐项解释如下:
影响因子是 Clarivate 的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(JCR) 提供的指标,表示该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,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。数值越高,通常说明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。
这里的 2024 表示 2023 年数据、2024 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。
中位首编决定:指编辑部收到稿件后,编辑做出**第一次决定(如送审、拒稿、修改要求)**所需的中位时间。
投稿→接收中位时间:指从作者投稿到文章最终被接收所需的中位时间。
✅ 总结:
这段话就是在比较两个期刊的最新表现:
要不要我帮你查一下这两个期刊在 2024 年的 分区情况(比如中科院分区、JCR 分区),这样你可以更全面地对比?
一般情况下如果中位首编决定接受,那么在“CD:65 天”为什么有这么久的时间?这65天需要干什么
好问题!先澄清一个常见误解:
“首编决定(first decision)≠ 接收(accept)”。
首编决定通常只是送审 / 拒稿(desk reject)/ 退修等的第一次结论;第一次就“接收”非常少见。所以“中位首编决定 1 天”只说明初筛很快,不代表当天就被录用了。
这是一篇最终被接收的稿件,从提交到被接受经历的全流程中位时间,通常包含:
注意:作者修改用时和审稿人排期/撰写用时都算在这65天里;而排版校对、上线等通常发生在“接受”之后,不计入“投稿→接收”。
如果你在考虑投 CD:想压缩周期,可以提前准备好:推荐审稿人名单(含邮箱与理由)、数据/伦理/统计材料、响应模板与图表源文件,这些都能明显减少来回往返的时间。
大概多久我能确认我已经接受了这篇文章
简短说:真正“确认被接收”= 收到编辑部的“Accept/Accepted”决定邮件(系统状态变为 Accept)。在此之前的 Minor revision / Major revision / Decision in process / Accept with minor edits 都还不算最终接收。
基于你看到的 CD 中位“投稿→接收 65 天”,给你一个可参考的节奏(含作者修改时间):
顺利(一次小修):≈ 4–8 周
常见(一次大修 + 一次小修):≈ 8–12 周(60–90 天)
偏慢(审稿人难约/多轮修改):** 3–4 个月+**。
为何会有差异?65 天包含你修改的用时,你改得越快,整体越快;审稿人响应也影响很大。
一句话预估:在 CD,若一切顺利、你改得及时,大约 1–2 个月内就能收到“Accepted”通知;有大修或审稿人延误,则多半是 2–3 个月。
如果你告诉我投稿日期、当前状态(如 Under review / Minor revision)和最近一次修回日期,我可以按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更精确的到达“Accepted”的时间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