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审老师,让我第 2 章补充 Transformer 相关介绍,具体该怎么补充呢?
Created on: May 12, 2025
Created on: May 12, 2025
下面给出一种“增补方案”思路,既能和你第 2 章现有框架衔接,又能回应评审老师“补充 Transformer 相关介绍”的要求。你可按需要取舍、增删。
建议把现有的 §2.3 “其他相关技术” 改名或拆分为:
2.3 Transformer 与视觉 Transformer
- 2.3.1 Transformer 基本原理
- 2.3.2 视觉 Transformer 主干(ViT、Swin 等)
- 2.3.3 Transformer 在语义 / 实例 / 全景分割中的演进
- 2.3.4 医学图像分割中的 Transformer 变体
- 2.3.5 小样本 / 元学习场景下的 Transformer
现有「视觉提示」「Mamba」内容可顺延到 2.3.6 及 2.3.7,保证章节号连续即可。这样整章编号、目录改动最小。
小节 | 建议增补的核心内容 | 关键文献 |
---|---|---|
2.3.1 Transformer 基本原理 | • Self-Attention、Multi-Head、Position Encoding、Encoder-Decoder结构<br>• 计算复杂度 O(N²) 与稀疏/窗口化改进动机 | Vaswani 2017 |
2.3.2 视觉 Transformer 主干 | ViT:Patch Embedding、CLS Token、对数据规模敏感 <br>Swin:Shifted Window、分层金字塔、线性计算优势 | Dosovitskiy 2020;Liu 2021 |
2.3.3 Transformer 在分割中的演进 | • SegFormer:分层 MiT 编码器 + 轻量 MLP 解码器 <br>• Mask2Former:Masked‐Attention 统一语义/实例/全景任务 <br>• SegGPT:大规模预训练 + Prompt‐to-Mask | Xie 2021;Cheng 2021;Wang 2023 |
2.3.4 医学图像分割中的 Transformer 变体 | • TransUNet(ViT+U-Net跳接)<br>• UNETR / Swin-UNETR:纯 Transformer 或 Swin 骨干<br>• 小样本医学分割常用的轻量化策略:局部窗口、自监督预训练、混合卷积-注意力 | Chen 2021;Hatamizadeh 2022 |
2.3.5 小样本 / 元学习场景下的 Transformer | • CyCTR、HSNet:跨图像交叉注意力做原型对齐 <br>• PGP-SAM 等利用 SAM ViT 编码器做提示学习 <br>• 讨论 Transformer 如何缓解/加剧数据饥饿:大模型→需预训练,跨任务注意力→提高匹配鲁棒性 | Chen 2022;Sun 2024 |
2.3.6 视觉提示 | 你原文已覆盖 VPT、Edge Prompt,可只在结尾补一句“提示+ViT 已成为低参数迁移趋势”。 | |
2.3.7 Mamba 与线性状态空间 | 与上一节保持内容不动,只需在开头说明“它是一种与自注意力并行的长序列建模方案,是 Transformer 思想的延伸”。 |
首段收束
在 2.3 开头先用一段话说明:
“相比 CNN,Transformer 可显式建模长程依赖,在语义分割、医学影像场景中渐成主流。但其计算/数据成本也促生了窗口化、混合式等改进……”
引起读者兴趣并与后文衔接。
引用格式保持一致
论文正文中沿用 “作者-年份 [编号]” 的方式;参考文献区把新文献补全即可。
与后续章节呼应
篇幅控制
通常硕士论文理论综述每小节 1~1.5 页即可。若总字数受限,可把 2.3.5 与 2.3.4 合并,着重医学场景。
图表辅助
你的绪论 §1.2.1 已经对 ViT、Swin、SegFormer、Mask2Former、SegGPT 做了简短介绍turn1file3turn1file4。
在新小节里可引用这些文字做“总览”,然后用“医学图像视角”“小样本视角”进行更深入补充,避免重复书写。
只要按以上框架把内容嵌入,你的第 2 章就能在“Transformer 理论—模型—应用—挑战”维度形成闭环,满足评审老师对“补充背景介绍”的期望。祝修改顺利!
感觉不用写那么多 内容吧,直接单独开一个小节 稍微介绍一下 transformer的结构,以及一些常见的变体就行了吧?
没问题——如果评审老师只是希望“补充点 Transformer 相关背景”,完全没必要大动干戈。下面给你一份 “轻量版” 小节模板,直接插到第 2 章即可(约 800–1000 字,1 页多一点),正文照搬或微调即可使用。
① 基本结构与关键机制
Transformer 最早由 Vaswani 等 [1] 提出,用自注意力(Self-Attention)在序列内部显式建模长程依赖。核心由三部分组成:
② 视觉 Transformer 主干
变体 | 关键设计 | 典型优势 |
---|---|---|
ViT (Dosovitskiy 2020 [2]) | 图像→16×16 patch→线性投影为 token;CLS token 做全局表征 | 全局感受野;需大数据预训练 |
Swin Transformer (Liu 2021 [3]) | 局部窗口 + Shift Window;分层金字塔 | 线性计算;易迁移下游任务 |
SegFormer 编码器 (MiT) (Xie 2021 [4]) | 混合多分辨率 token,去除位置编码 | 轻量、适配分割 |
③ 医学 / 小样本场景中的演进
④ 小结
Transformer 通过全局建模增强了语义一致性,视觉变体(ViT、Swin 等)进一步解决了高分辨率计算瓶颈,并已在医学分割与小样本任务上显示潜力。后续章节将在实验中对比传统 CNN 与 Transformer 骨干的效果。
这样既回应评审意见,也不打乱你原来的章节框架。祝顺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