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用原子单位(ℏ=m_e=e=1)给出简明而完整的推导与证明。
1) 以 Hartree 积作为变分波函数的能量泛函与 Hartree 方程
体系哈密顿量(只含电子,原子核外势 vext 给定)
H^=i=1∑Nh^(i)+21i=j∑v^(i,j),h^(i)=−21∇i2+vext(ri),v^(i,j)=∣ri−rj∣1.
Hartree 积(未反对称):
ΨH(x1,…,xN)=i=1∏Nϕi(xi),⟨ϕi∣ϕi⟩=1
(这里 x≡(r,σ) 含空间与自旋;库伦相互作用与自旋无关,后续自旋可积去。)
总能量泛函
由 ⟨ΨH∣H^∣ΨH⟩ 得到
E[{ϕ}]=i=1∑N⟨ϕi∣h^∣ϕi⟩+21i=j∑∬drdr′∣r−r′∣∣ϕi(r)∣2∣ϕj(r′)∣2.
为极小化 E,对每个 ϕi 施加归一化(可同时要求彼此正交,见下注),构造拉格朗日量
L=E[{ϕ}]−i,j∑Λij(⟨ϕi∣ϕj⟩−δij),
对 ϕi∗ 作泛函变分并令 δL=0,得
h^ϕi(r)+[j=i∑∫∣r−r′∣∣ϕj(r′)∣2dr′]ϕi(r)=j∑Λijϕj(r).
对右侧的拉格朗日乘子矩阵 Λ 进行酉对角化(“规范轨道”表示),可使
∑jΛijϕj=εiϕi。于是得到 Hartree 方程:
[h^+VH(i)(r)]ϕi(r)=εiϕi(r),VH(i)(r)=j=i∑∫∣r−r′∣∣ϕj(r′)∣2dr′
其中 VH(i) 是由“除去自作用”的电子密度产生的 Hartree 势。若用总密度
ρ(r)=∑j∣ϕj(r)∣2,也常写成
[h^+∫∣r−r′∣ρ(r′)dr′−∫∣r−r′∣∣ϕi(r′)∣2dr′]ϕi=εiϕi,
两式等价(后一项抵消自作用)。
注:纯 Hartree 理论并不强制轨道正交;引入 Λij 是最一般的处理。最终通过对角化 Λ 可得到标准的本征值形式。
2) 证明 Fock 算符/矩阵的厄米性
2.1 Fock 算符是厄米的
在(自旋)Hartree–Fock 中,
F^=h^+j∈occ∑(J^j−K^j),
其中对任意单电子函数 φ,
(J^jφ)(1)=[∫r12∣ψj(2)∣2d2]φ(1),(K^jφ)(1)=∫r12ψj∗(2)φ(2)ψj(1)d2,
ψj 为占据的(自旋)轨道,r12=∣r1−r2∣。
- h^ 为标准一电子厄米算符:⟨ϕ∣h^χ⟩=⟨h^ϕ∣χ⟩;
- J^j 是由实标势乘法构成的算符,显然自伴:⟨ϕ∣J^jχ⟩=⟨J^jϕ∣χ⟩;
- 交换算符 K^j 亦自伴:
⟨ϕ∣K^jχ⟩⟨K^jϕ∣χ⟩=∬r12ϕ∗(1)ψj(1)ψj∗(2)χ(2)d1d2,=∬r12ψj(1)ϕ∗(2)ψj∗(2)χ(1)d1d2=1↔2∬r12ϕ∗(1)ψj(1)ψj∗(2)χ(2)d1d2.
两者相等,利用了 r12=r21 与虚变量交换对积分的不变性。
因此 F^ 为一组厄米算符之和,必为厄米算符:
⟨ϕ∣F^χ⟩=⟨F^ϕ∣χ⟩
2.2 Roothaan(Roothaan–Hall)方程中 Fock 矩阵是厄米的
在一组已知(通常为实)原子轨道基 {χμ} 上展开 ψp=∑μCμpχμ,
闭壳层 RHF 的 Roothaan 方程为
FC=SCε,
其中 S 为重叠矩阵,ε 为对角轨道能量矩阵。Fock 矩阵元
Fμν=hμν+λσ∑Pλσ[(μν∣λσ)−21(μλ∣νσ)],
hμν=⟨χμ∣h^∣χν⟩,P 为密度矩阵(RHF 下为厄米矩阵),双电子积分
(μν∣λσ)=∬r12χμ(1)χν(1)χλ(2)χσ(2)d1d2
满足置换对称:
(μν∣λσ)=(νμ∣σλ)=(λσ∣μν)=⋯。
于是
Fμν∗=hμν∗+λσ∑Pλσ∗[(μν∣λσ)∗−21(μλ∣νσ)∗]=hνμ+λσ∑Pσλ[(νμ∣σλ)−21(νσ∣μλ)](用 h\*=hT,(⋅)\*=(⋅) 且重命名指标)=Fνμ,
其中用到了 Pλσ∗=Pσλ(密度矩阵厄米)和双电子积分的对称性。故
F†=F
即 Fock 矩阵在该基下是厄米的(若基函数取实,则 F 还是对称的)。配合
S†=S 且 S 正定,Roothaan 方程是标准的广义厄米本征值问题。
小结
- 以 Hartree 积变分得到的能量泛函含一电子项与电子-电子库伦平均场项;极值条件给出
[h^+VH(i)]ϕi=εiϕi 的 Hartree 方程。
- 在 HF 中,h^、库伦算符 J^ 与交换算符 K^ 均为厄米,故 F^ 厄米;在任意基下由对称性的两电子积分与厄米的密度矩阵可直接推出 Fock 矩阵厄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