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把结论说在前面:
现在场内跟踪“中证红利指数(000922)”的主要就是这 6 只 ETF,本身就很适合做穿越牛熊的长期底仓,但没人能保证未来 10 年一定稳赚。 下面是我按“综合长期持有友好度”的推荐顺序来排的。
一、6 只中证红利 ETF 推荐(含定位建议)
它们的标的都是:中证红利指数 000922,选 100 只高股息、分红稳定、规模和流动性都不错的公司来构成指数。(Lixinger)
市场上讨论“6 只中证红利 ETF 谁更好”的文章,也基本就是围绕这 6 只来对比收益率、费率和流动性。(Xueqiu)
1⃣ 易方达中证红利 ETF(515180)——首选“核心底仓”
- 标的:中证红利指数
- 费用:管理费 0.15%/年,托管费 0.05%/年,合计约 0.20%/年,属于费用最低一档。(fundf10.eastmoney.com)
- 规模&流动性:场内规模约 90+ 亿元(2025 Q3),日成交活跃,买卖价差一般比较紧。(fundf10.eastmoney.com)
- 特点:
- 大厂(易方达)+ 低费率 + 大规模
- 对长期“躺着收股息”的投资者非常友好
- ✅ 定位:
- 如果 只选一只中证红利 ETF 长期拿,我会优先考虑 515180 作为 10 年底仓的第一候选。
2⃣ 招商中证红利 ETF(515080)——流动性旗舰、老牌产品
- 标的:中证红利指数
- 费用:管理费 0.20%/年,托管费 0.10%/年,合计约 0.30%/年,比易方达略贵一档。(Lixinger)
- 规模&流动性:场内规模约 80 亿元,成交最活跃的红利 ETF 之一,很多机构把它当“旗舰品种”用。(Lixinger)
- 特点:
- 历史较长、流动性非常好,适合资金量大、交易频率略高的投资者
- ✅ 定位:
- 可以和 515180 二选一做核心;
- 或者 两个都买,在不同券商、不同资金池里做配置。
3⃣ 博时中证红利 ETF(515890)——低费率、表现不错的“潜力股”
- 标的:中证红利指数
- 费用:管理费 0.15%/年,托管费 0.05%/年,合计约 0.20%/年,和易方达同档。(Lixinger)
- 规模:场内规模约 4–7 亿元,体量不如前两只大,但够用。(Lixinger)
- 特点:
- 近年来净值表现和同类相比偏靠前,在部分测评里被列为“第一档收益率”的产品。(Xueqiu)
- ✅ 定位:
- 可作为 515180 / 515080 的“第二核心”或备选标,
- 尤其适合你想再分散一点基金公司风险时用。
4⃣ 万家中证红利 ETF(159581)
- 标的:中证红利指数
- 规模:资产规模约 20 亿元(截至 2025-09-30),处于中等水平。(fundf10.eastmoney.com)
- 费用:管理费+托管费合计约 0.6%/年,明显高于前面几只低费率产品。(Xueqiu)
- 特点:
- ✅ 定位:
- 如果你本身就用万家系较多,可以少量配置当“卫星仓”;
- 但就“拿 10 年”的性价比而言,我会把它排在前三之后。
5⃣ 汇添富中证红利 ETF(560020)
6⃣ 广发中证红利 ETF(159589)
- 标的:中证红利指数
- 成立时间:2024-03-14,更年轻的一只。(GF Funds)
- 费用:官网给出认购/申购费区间,运营费用(管理+托管)大致和 159581、560020一档,合计约 0.6%/年。(GF Funds)
- 特点:
- 管理人指数产品经验丰富,但产品本身历史极短,费用不低
- ✅ 定位:
- 如果你本来就喜欢广发行、想多家基金公司分散持有,可以当一个 “补充红利仓位”。
二、如果真要拿 10 年,我会怎样搭配这 6 只?
给你一个简单可执行的思路(仅做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):
三、为什么“中证红利”这一类指数适合做穿越牛熊的底仓?
注意:是“相对适合”,不是绝对不会回撤。
-
长期回报结构比较健康
- 公募研究拆解发现:2009 以来,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约 11% 左右,其中 股息贡献约 3–4%,盈利增长贡献约 10–11%,估值变化是负贡献。(ChnFund)
- 也就是说,收益更多来自企业赚钱和分红,而不是单纯靠估值泡沫。
-
近十年跑赢主流宽基
- 截至 2024-01-12,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 10 年累计涨幅约 250%+,年化收益率约 13.7%,明显高于同期上证50、沪深300等宽基指数。(ChnFund)
- 这期间经历了多轮牛熊切换(2015 牛市、2018 下跌、2020 科技牛等),红利风格整体表现不错。
-
当前估值和股息率比较友好
- 截至 2025-11 中旬,中证红利指数市盈率中位数约 8–9 倍、市净率约 0.8 左右、股息率 4%+,处在历史估值偏低区间。(Lixinger)
- 对于打算长期持有、靠分红对冲波动的人来说,这种“低估值 + 高股息”的组合是比较容易熬过熊市的。
-
指数每年调仓,自动“新陈代谢”
- 指数每年会根据分红稳定性、股息率、规模流动性等指标调整成分股,把不再符合条件的公司换掉,保持整体的“高股息蓝筹池”。(Lixinger)
四、真想拿 10 年,可以参考的做法(简版)
-
只用闲钱,不加杠杆
红利风格再稳,也会有 30% 甚至更多的回撤,千万别借钱/融资去“躺红利”。
-
多用定投 + 逢大跌再加一点
- 例如:每月/每季定投固定金额的 515180 / 515080
- 市场大跌、红利指数股息率明显抬高时,再多加一点仓位,而不是追涨。
-
有其它资产配合,别 All-in 红利
- 可以考虑:红利 ETF + 一点宽基/成长 + 债券/货基
- 让红利承担“发工资(股息)+ 防守”的角色,进攻还是交给成长类资产。
-
心态上把它当“长期现金流资产”,不是短线博差价
- 真想穿越牛熊,就别天天盯净值波动,而是更关注:股息是不是稳定在一个不错的水平、指数盈利有没有持续增长。(ChnFund)
五、最后的风险提示
- 中证红利指数 行业集中在金融、能源、公用事业等价值板块,行业和政策风险都不小;一旦这些行业整体不景气,指数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低迷。(Lixinger)
- 即使是高股息指数,也绝对不等于“只赚不赔”,未来 10 年有没有新的风格切换、制度变化,谁都说不准。
- 我不是持牌投顾,也不了解你的具体风险承受能力,上述内容都只能算是 一般性信息和个人化分析,不是对你个人的买卖建议。
如果你愿意,下一个问题可以告诉我:
你预计这部分钱占你总资产的大概比例、能承受多大的回撤,我可以帮你把“红利 + 其它资产”的大致配比也一起想一想(还是会保持在“科普和思路”层面)。